学徒的心得(4):学以致用的重要性

2020-05-03 0 作者 墨冰土

为什么有些人读书越多越迷茫消极?

因为“读书”不等于“单纯地吸纳知识”。

我还记得本科学线性代数时,很多同学都感到非常迷茫、焦虑。明明老师是个很有趣的人,讲得也好,学的过程却只令多数人感到压力很大,体会不到多少乐趣。

而且,这种迷茫感并不仅限于成绩差的同学,有些接近满分的同学也多次向我表达过这种心态。我想了很久,都不明白这种普遍的迷茫感从何而来。

然而到了大二学量子力学时,这种对线性代数的迷茫感忽然就烟消云散了。因为大家终于明白了学线性代数的目的何在,并体会到了学好线性代数的益处,也就得到了正面反馈。

后来我才明白:学以致用很重要,不论我们是否将知识以直接与书本内容相关的、作用于物质世界的方式用出去。

学知识要付出时间、精力成本,读书越多,你就付出了越高的成本。因此,在能学以致用前,类似线性代数给我们带来的迷茫、焦虑感,只会越积越多。

所以,我们应该把读书看作一个“吸纳知识+使用知识”的完整过程,而非仅仅吸纳知识就够了。考虑到“使用知识”这部分,前半部分就应该与自己驾驭知识的能力相匹配,不能贪多,而且最好在读书前就找到学习的目的,或至少在之后找到能转化为某种用途的方法。

对于绝大多数知识,能否学以致用,取决于我们能否主动发掘出学以致用的角度,不能光靠等着课程安排这种命中注定的机会。

事实上,生活里有非常多能让知识学以致用的小事,比如下面这种:

如何在不杀人的情况下用简陋的装置测心脏体积?

服装搭配的信息理论

当然,我们未必每次都要花精力写文章总结。但只要养成这种习惯,许多看似无用的知识会在一个个平凡的日子里,以过去完全意想不到的方式被用出来。

只有一次次地用五花八门的方式去使用知识,它才会越发牢固地长在我们身上,最终造就我们自身方方面面的形态,让我们有越来越强大的能力去吸纳与驾驭更丰富的知识。

不过,学以致用不是没有门槛的。

若我们读的书信息总量仍然太低,或是仅仅记住些零散的知识点,实际上没能融会贯通,就不足以信手拈来。另一方面,若我们缺乏对这个世界的浓厚兴趣,没有钻研的习惯,或是眼高手低,看不起凡俗种种,那就很难找到学以致用的角度。

更糟的是,我们付出了巨大成本去学习,若不能学以致用,大脑很快就会忘掉这些知识,书也就白读了。

所以,脑子转起来吧,行动起来吧,别让我们读书的成本白白付出。

 


 

提到这个问题,许多人的说法,大致都在重复同一个意思:你之前只是傻乐呵,读书越多,你就越看透了世界的黑暗和自己的无力,所以你就迷茫消极了。

个人认为这是过高估计了单纯的知识所带来的影响。

若一个人只是记住并会重复知识,而不去思考与实现个人与世界的相互作用,本身就不太可能深刻理解世界与自身。

所有那些“深刻理解世界与自身”的道理,不论读没读某些书,但凡脚踏实地地做过一些事,自然就会懂。

然而这未必会导致迷茫、消极。

脑子一团浆糊的人,其实也大多陷于无穷无尽的痛苦,只是连清晰表达都做不到,所以人们看不见罢了。而我们的知识越多,越将其运用于做事,就越能超越原本的局限,积累经验和朋友,也就会拥有更强的力量去面对这个世界,拥有更大的选择自由。统计意义上,这绝不会是件坏事。

反之,若我们不读书、不实践,就只能局限于原本的狭小世界。我们的人生感受就完全取决于投胎的运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