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小说”写的是什么?

2020-07-08 0 作者 墨冰土

不同人的见解必定有所不同,这里只是一种片面的、个人的观点。

 

我将“写小说”定义为:把一段人与世界相互作用过程的时空,去掉其中多数人无须再次知道的部分信息后,以不小于一个人类能产生共情的方式裁剪、拼贴,形成一个仍能令人把握其非平庸信息的有机整体。

 

组成小说的实体,是切掉冗余信息后的切割面,它们通过与读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来产生价值。通过这些有限的接触面按一张网的组合方式与读者进行相互作用,小说可以在读者的精神世界引发共振,共振则会引发更多附带的影响。

 

所以,小说的写作应该满足以下原则:

 

1)不能事无巨细地呈现这段时空的所有信息。首先这是不该的,因为这会成为噪音,干扰能激起共振的部分;此外,语言也绝对不可能做到这种精确、完美的呈现。

 

2)而另一方面,为了引发共振,故事又必须与现实世界有联系,这种联系未必是“切割面”上必须有读者生活中直接存在的信息,也可能是切割面所形成的这张网在形式上或动力学逻辑上与读者的精神世界中的某个对象具有同样的拓扑结构和动力学规律。

 

 

设计好一段时空内的所有信息后,要怎样呈现出那部分非平庸的信息?

 

本质上是一种网络动力学。其中,故事中的角色有自己的追求,这种追求应作为其中的节点,而非将人物作为节点(因为人物可能同时有好几种追求),某种追求的实现程度可以用节点浓度表示。节点之间的边,是不同追求之间构建关系的桥梁,具体形式可以不同,但多数可用正或负来作为动力学方程中的呈现方式。这里又一次体现出把追求而非人物作为节点的好处,因为一个人不同层面的追求对另一个人的作用可能是一正一负的。

 

A激活B,B抑制C,则A可以通过B,将信息传递给C,同时也传给其他与B相联系的节点。

 

一段有限时空内的网络的所有信息,由以下信息所决定:

1)各节点初值(取决于人物与其追求)

2)网络的拓扑结构(各种不同个体的追求之间的相互作用方式)

3)结束的时间点(对应于最终的网络整体状态)

 

事实上,这张网是故事世界的一部分,一直都在与故事世界的其他日常部分相互作用,其中工具人,作为节点而言,与这张网中其余节点的联系往往较少,主角则是与其余部分连接度最高的。

 

显然,节点数、边数都不是越高越好,而应以故事所呈现的非平庸信息量,以及造成共振的潜力为衡量标准。

 

造成共振的潜力,一方面取决于真实世界是否存在有同一频率的事物,另一方面取决于网络节点的”振幅”。譬如,如果一个网络一直是彼此激发,那各节点就会一直往上升,而不会有振动。如果一个网络中各个节点的自我激发能力都太弱,若没有充满矛盾的相互作用,则整个网络很难有比较高的振动能量。而如果节点之间只有彼此抑制关系,那么节点的“振幅”就主要取决于各节点自我激发能力的强弱。

 

这张网的连通度越高越好吗?并不。如果一个子网络完全能实现原本的大网络的动力学功能,呈现出的非平庸信息量几乎不变,那么就该砍去一部分,只保留这个子网络。这相当于把一部分网络还回了被切掉的那部分时空。

 

结束的时间点在哪?

往往是主角的节点浓度达到最高或最低,也是不含冗余信息的共振在时间上的分界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