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徒的心得(1)——人不能太过独立
人不能太过独立。
独立精神一直为人所称道,统计而言,独立的人往往能力很强,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但就是对这部分个人能力较强的人,我要说说过于独立的坏处。
人的三观很大程度上是路径依赖的。
那些一路走来身边多数人不如自己优秀的人(多见于贫寒出身者),大多要经过长年累月极为孤独的自我奋斗,才能走到一个更好的平台。
在这之前,独立可以保护他们免受环境的侵蚀,守护他们健全的人格,让他们变得越来越优秀。
问题出在这之后。
即使已经脱离了那个周围多数人不如自己的环境,他们中的多数,仍会依赖过往的经验,太过信奉独立那至高无上的意义,坚持选择凡事单打独斗,从不依靠他人。
这种路径依赖,很容易限制个人发展。以下,我们要建立一套模型,来阐述这件事:
我们的人生就是不断打怪升级,将1变成N。
在这里,“1”是同样的教育等外部条件输送给一个人的资源,而“N”是我们获得这份资源后,最终向自我与社会所输出的价值总和,这往往取决于我们的天赋与后天努力。
为了定性讨论,或许可以写一个针对人们所创造的价值总量的唯象模型(约去单位):
这里,为了便于讨论文章的重点,我们要控制资源的输入量不变,因此将其设为1,公式简写为(约去单位):
一个天资中等偏下或是努力程度不足的人,甚至无法消化一个完整的“1”,可能将1变成0.7、0.8。当然,这不是说我们比较笨就不要再努力了,否则只会更低。
而一个天才,仅靠单打独斗,就能将N变为100,甚至更大。他们仅靠个人努力,就足以成为卓越的理论科学家或文艺创作者(之所以只提理论,是因为这类工作原则上只靠一人就足以完成)。
然而,太过独立的人,纵然是天才,往往也只能影响很小一部分人,若非运气十足,就很难成为一个引领者。
当然,独自一人能做到这样,已经是极其了不起的事,甚至有些例子的主人公已经被载入史册。但我们多数人并非天才,想让N变成一个平凡无奇的2或3,已经要非常拼命了。
不是天才的我们,若习惯了凡事只靠自己,甚至不容易在科学或艺术这类自主空间较大的领域做出优秀的成绩。即使这份工作原则上只靠一人就能完成,一旦缺少了从外界吸纳新信息的渠道,缺少与不同观点的碰撞,我们会很容易故步自封,连独自一人能做到的那些,也很难发挥到淋漓尽致。
而许多能办大事的人,往往会在做事中指数级地放大个人的价值。当然,他们独立做事的能力往往也同样很强,只不过他们若是天才,经过努力,能做到的事,就不止是把1变成100,而是把1变成 ,x与他们紧密合作的伙伴总数呈正相关。
(之所以不是简单地把不同人的价值加和,姑且算作我个人观察得来的经验吧。)
考虑到一个人自身能创造多少价值,他/她能紧密合作的伙伴往往也能创造相近的价值(即使一时没有,也大多具备这份潜能),因此,定性而言,他们的公式就变成了(约去单位):
他们与那些过于独立之人的区别,在于他们明白自己总是弱小,总是需要他人,他们却又偏偏没那么缺安全感。不论是因为生来条件较好,不容易陷入“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心态,还是因为经过了艰苦卓绝的努力,获得了更强大的自信,总之,他们不怕接纳外部世界,也不怕承认自己的局限性。因而他们总是在探索,总是在广结善缘,面对极大的挑战,,他们也总能安心依靠他人的合力,以四两拨千斤。
一个对天才望尘莫及的人,若能习得开放的心态,努力克服应对外界的不自信,时时自省,确认自己的局限所在,并学会广结善缘与借力,就算不够聪明,又因为能力所限,无法做到极致努力,终究不可能达到N=100,至少还有可能做到 。
请注意, 未必小于100,甚至可能远远大于100。
当然,我们也不能忘记,即使如此,这却已经不是单独一人努力的结果,而是我们将自身嵌入一个很大的团体,所共同实现的价值总和。
只不过,它有两点优势:
1)我们在这其中所做的努力,仍在个人能力范围内;
2)它通常远远大于我们各自独立实现自我价值的总和。
于是我们发现了聪明与努力之外的另一个维度。关键还在于,它很大程度上是我们能主动选择的,不像聪明那样依赖运气。
通过主动建立这样一种与他人的紧密联系,我们的生命将得以指数级地拓宽,我们也将变得更有善意。毕竟,一个不够善良的人,绝不可能长期稳固地凝聚起那么多人的力量。
以上,我们阐释了合作与善良的优势。
一旦人能指数级地放大个人价值,纵使他/她并非天才,若其自身尚称得上优秀,加上一个够大的指数,这或许已经意味着创造伟大的可能性。
P.S.:
心思缜密的人应该已经察觉到了,关键在于:如何才能变成一个善于与人建立紧密合作的善良人?